为进一步提高中心职工在遇到危急情况时的施救能力,切实做好保障服务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医幼及场馆服务中心年度培训计划安排,11月19日下午13:30-16:20,医幼及场馆服务中心邀请专家在犀浦校医院组织了一场以医护为主,同时面向幼儿园和场馆中心的《心肺复苏术》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中心副主任兼校医院副院长刘莉主持,校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幼儿园保健医师、场馆一线职工及中心负责安全维修维护人员应邀参加。


据了解,人的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分钟后就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以下简称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基于此,医幼及场馆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本次CPR培训则严格采用理论知识、徒手CPR操作演示及现场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会上,首先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疗组长、副主任医师黄洋辉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专业的《心肺复苏术》培训。黄教授分别从心肺复苏术的独有特性、2020AH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更新、目前我国急救培训普及率与美国的差距等方面重点说明了普及心肺复苏技能的迫切性、必要性。同时,黄教授也给大家重点讲解了心肺复苏急救法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授课完成后,中心副主任兼校医院副院长刘莉现场组织全体与会人员进行了《西南交通大学医院急救技能培训考核》相关测试,进一步深化大家对急救技能的理解,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接下来,黄洋辉教授带领随行医护人员现场为大家演示使用心肺复苏法对模拟人进行急救,让所有参训人员更为直观的熟悉了心肺复苏急救法。在演练过程中,黄教授再次从专业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他强调,在实施心肺复苏前需要从环境评估,判断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方面,确认是否需要立即急救,给予心肺复苏,如果需要则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流程进行抢救,施救完成后及时对急救效果进行详细评估,让所有参训人员对心肺复苏的过程有了全面的理解。


最后,为规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提升校医院医护人员在危急情况下的急救能力,中心副主任兼校医院副院长刘莉将医护人员分成了四组,依次对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实操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心肺复苏急救法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对模拟人进行急救。在施救完成后,由以黄教授为主的成大附院急诊医学科老师对医护人员的施救过程进行了一一点评和指导。考核结束后,现场热度不减,参训人员仍意犹未尽,提出了许多诸如休克、中暑、溺水、摔伤、烫伤、窒息等日常突发事件有关的急救问题。黄教授一行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本次专题培训及考核活动是医幼及场馆服务中心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和校医院医护人员年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认识到及时准确地实施心肺复苏术在临床救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普及和宣导了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方法,而且增强了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也有助于增强校医院医护人员急救意识、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今后,医幼及场馆服务中心将继续通过“三基三严”培训、技能考核等,进一步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抢救技能,锤炼更专业的医疗服务队伍,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师生职工提供更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助力校园疫情防控。